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二协同、五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全面提升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质量,学校于8月19日至20日在太阳城大酒店组织召开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级审核会,集中对会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教务处金伟娇处长主持会议。

(审核会议现场)
高度重视,以审核促质量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审核工作,专门成立由校领导、督导办领导、教务处负责人等组成的审核小组,成员包括范忠宝副校长、张军校长助理以及教务处金伟娇处长、黄静萍副处长、朱越超副处长等。同时要求参会各二级学院院长、分管副院长、各专业负责人、相关系主任及方案执笔人等参加会议。
审核会上,校领导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严格对标专业建设标准与学校办学定位,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又要彰显华商特色。要求各二级学院要以此次审核为契机,严把人才培养“第一道关”,通过扎实地修订工作,让方案真正成为指导教学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施工图”。

(各二级学院主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副院长汇报)
精准审核,聚焦方案科学与特色
会议按“学院汇报-审核小组反馈问题”流程推进。各二级学院主管人才培养方案工作的领导,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情况、修订组织工作、调研与论证过程、修订成效及存在问题等五个方面分专业展开汇报,重点阐述方案如何落实对标对表要求、凸显“二协同、五融合”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搭建实现础滨赋能教学等核心内容,内容重点突出、详实具体。

(审核小组现场审核与反馈问题)
随后,审核小组结合学院汇报内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调研、论证材料,聚焦培养目标合理性与可达性、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匹配度、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教学计划尤其是实践教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方的规范性等关键维度,开展提问、问题反馈与指导,并针对叁个学院提出具体意见。

(审核小组现场反馈问题)
针对会计学院,审核小组认为其方案中础滨的应用和数字化体现得比较充分,建议进一步强化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加大专业方向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对于人工智能学院,审核小组肯定了其培养方案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范忠宝副校长强调需重点思考规范性与改革性、一致性与差异性、人才培养规律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础滨赋能课程与课堂、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等十大关系;围绕创意与设计学院,审核小组肯定了其从专业整体层面分析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逻辑的方式以及其提出的“叁审叁校”的做法,并提出其需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规范课程名称设置,提升实践学分占比的合理性以及专业必修课程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审核小组与二级学院院长交流)
会议中,校领导对参加校级审核会议的叁个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予以了肯定,并明确各学院后续修订方向:一是严格落实学校指导意见,确保方案的规范性与严谨性,杜绝出现常识性问题和低级错误;二是深化“二协同、五融合”理念,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融入课程体系搭建全过程,尤其要探索础滨赋能教学的有效路径;叁是突出专业特色,避免“同质化”,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与学院优势,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中彰显专业辨识度;四是严把质量关,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逐项整改,确保方案逻辑自洽、科学规范。
此次校级审核会为会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及创意与设计学院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整改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下一步,学校将按计划推进后续批次二级学院的审核工作,持续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教务处 责任编辑/刘育静)